心的鍛鍊|第四篇《讓思想創造現實 Step 1》

Last Updated on 21 8 月, 2023 by Youi Shih

很多人不知道(以前的我也不可能對外張揚)的一些事情,我正在慢慢的把它們都記錄下來。我想,當傷痕癒合了,我們都可以對此侃侃而談——獻給我的家人。

三年前,有一段時間心裡總是很挫折、壓抑。頻繁的父母爭吵、爸爸股票投資失利、哥哥在國外唸書需要大筆的經費、媽媽因為壓力身體狀況變差、姊姊跟我一樣每天擔心著家裡的種種。而我總是在想:「為什麼哥哥在國外會花這麼多錢完全不為家裡想?」「爸媽為什麼要一直吵?」「股票可不可以不要再碰了」。

我很失落——為什麼我沒有能力幫助我的家人?

當時的我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申請,內心卻百般掙扎、不斷問自己「如果我現在離開了,家裡的狀況會不會更糟?我怎麼能這麼不負責任地離開?」

然而我沒有停止準備申請的唸書計畫,只有無助的讓這些惱人的聲音恣意的在腦海中播放。所有複雜的情緒甚至使我長期失眠,因壓力過大而崩潰。直到有一天,我照著一本書裡的指示每天不斷的練習,家裡的情況奇蹟般的開始好轉。我終於可以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全力以赴。

我曾把這本書分享給我媽媽、親密的好朋友、伴侶與跟我有緣的人。現在我想要分享給所有能看到這些文章的人,希望它也能幫你度過某些困難的日子。

序言

跟前三篇文章一樣,這次也是稍微科普的文章。涵蓋了大腦與心臟的醫學知識、具體的四個步驟來鍛鍊與強化心靈。前三篇內容的目的是讓你可以慢慢地反思生活中的細節,並開啟自己的感知(覺察力)。當有了基礎的覺察能力之後,訓練才能真正開始。

閱讀正文以前,建議先看過前三篇文章,才能更有效地讓這篇文章發揮成效喔。

背景與契機:當生活的不順遂達到臨界點

有一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會出現。」而這本書就是我的老師,它領著我走過了生命中很困難的一小段時間。

我把整個經歷完整記錄了下來,請點此進入文章。文章摘要是關於我的家庭三年前的經濟起落與我自身的轉變。想直接看正文的人可以直接略過這區前往下一段喔。

當醫學遇上心理學與宗教

《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一書的作者詹姆斯・多堤(James R. Doty)以科學、醫學的角度解釋心理學、佛教(一切唯心造)的觀念。他用大腦與心臟的關係來解釋「心想事成」並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件真正能透過實際訓練而達成的事

是你的思想創造你的現實,如果你不自己創造,就會變成由別人創造你的現實。

生命中有很多我們無法掌握的東西,無論想著昨日的後悔或是明天的未知,我們都無法控制它。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身體。要想讓目標成真,我們得訓練自己的意念,並讓意念訓練肉體的反應。因為思想會構成行動,而每一個行動會導向某種結果,所有結果的總和就成了我們的現實。

因此,「想」這件事變得很重要。

一個人新思維的養成,需要二十一天不間斷的練習。其原理即是因為大腦有著極大的可塑性。透過腦神經迴路的重置,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創造新的神經元。在不斷加強新的神經元的同時逐漸修剪掉舊的神經元,新的思維便能養成。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腦神經迴路,體驗神經重塑的過程。

meditation, healing, 修行, 心靈成長, 大腦重塑, 神經重塑, 平靜, 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
Image from Geisinger Institutes

大腦、心臟與意念的關係:讓心知道誰才是自己的主宰

研究發現,心臟是個有感覺的器官、一個精密的訊息接收與發送中心。心臟裡的神經系統用它來學習、記憶與做決定,完全不靠頭腦的皮層來思考。它是大腦和身體主要溝通的神經網絡,同時也通過電磁場的互動傳達訊息至全身。

比較大腦所產生的電磁場,心臟的電磁力比大腦的強60倍,甚至還滲透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在日常生活中,它會不斷發送訊號到腦部影響頭腦的思考、認知與情緒處理的功能。

因此,當你的意念產生了,你的心很常會去想你正在想的事並給予回應,然而,並不是所有你想的事都是對你有利的事,同樣地心給予的回應也都並非是有益的。你要學習怎麼停止「想」,並有意識地去重新選擇你的思維、重塑你的大腦神經元。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神經元的運作方式。比如,當你想到「口渴」,原有的神經元會聯想到「飲料」,飲料的下一個連結會是「星巴克」。我們可以透過修改連結的方式創造新的思考迴路。從想到「口渴」開始,轉為想著「喝水」,再來就是「隨身自備飲水」。(同樣的概念可以運用在想任何事情上)

當心所產生的聲音開始控制你的大腦、左右你的決策與情緒時,你就可以讓心知道「誰才是主宰」。如下圖所示,真正的你是持有天秤的主人,而不是天秤的某一端。

meditation, healing, 修行, 心靈成長, 大腦重塑, 神經重塑, 心臟, 心的力量, 平靜, 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
Image from Collective Evolution, Joe Martino

於是,當我們知道了心的力量有多麽強大,也是時候該學習如何運用它來協助我們實現目標。它的力量唯有在特定的基礎上才會發揮得淋漓盡致,那就是身體必須要放鬆、關掉大腦裡的噪音、打開心胸與目標的確立。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靜坐與冥想來練習上面的四個步驟。而這也使我終於明白原來靜坐冥想不只是佛教裡的教條,不是無聊的坐著休息、放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練習。它是一把用來開啟心裡的大門的鑰匙。

步驟一:放鬆身體

無論是什麼職業的人,學會如何放鬆身體對生活都會有極大的改變。放鬆對身體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緩和心跳、降低血壓。你會感覺周遭的時間變慢了、身體變得很輕,甚至會減少每個行為「使力」的程度。你會發現,一樣的事情,用同樣的方式做卻變得比以往還要輕鬆。生活中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若能使身體保持在放鬆的狀態,便可以改善生理與心理的健康。

心臟是一塊肌肉,用來壓縮血液和運送氧氣至我們的全身。它透過迷走神經連接著部分的腦幹,若以輕柔緩慢的呼吸來增強神經的輸出,便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使其緩和心跳、降低血壓。反之則會導致心跳加快,通常發生在人恐懼或害怕的時候。

同理,當大腦受到一個威脅,或為它的生存產生憂慮,名為交感神經的自律神經系統就會啟動,並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也會被下視丘釋放的賀爾蒙啟動,產生可體松。此時身體所有不必要的機能都會關閉,舉凡消化減慢、血管收縮、聽力降低、視野變窄、心率加快等。這些急性的壓力反應是短暫的,然而若長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則會帶來種種心理與生理上的不良影響,比如憤怒、沮喪、焦慮、頭痛、胸痛、失眠,免疫系統都會受到抑制。——擷自書中

具體方法

  1. 找一個你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坐著,地點可以選擇在地板或椅子上。(注意:不一定要坐的直挺挺的,舒服最重要)
  2. 閉上眼睛,做三次深而緩慢的腹式呼吸。即用鼻子吸入空氣至腹部,再用嘴巴吐氣。(吸氣與吐氣的比例是 1:2
  3. 開始放鬆你的腳趾,但不要忘記呼吸。請「觀想」你的腳趾正在放鬆,想像你的腳很沉,沉得快要陷入地板。
  4. 腳趾放鬆之後,照著列點二的方式持續往上面的部位延伸。每個部位停留1520秒,或更長,直到你覺得放鬆了,再往下一個部位前進。放鬆的部位順序為:腳趾、腳踝、腳、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脊椎的關節一節一節放鬆、胸部、雙肩、頸部、頭部的肌肉、臉部的肌肉。
  5. 放鬆後,你的身體會變的很輕、很溫暖、心跳變的平穩。當成功放鬆時,你通常會感到昏昏欲睡,但是切記!要把持住、牢記放鬆的感覺,不要睡著。
  6. 慢慢張開眼睛靜坐幾分鐘,不要存有任何意圖或念頭。

小叮嚀:這四個步驟必須要是循序漸進的,如果無法讓身體放鬆就執行後面的步驟,很容易導致最後實現的成果並非是有利於自己的,或自己真正想要的。

接下來的一週裡,請每天都抽空 30 分鐘做這個練習。然後就可以前進下一個步驟囉。

好書推薦區

看這本書的特點就是會隨著作者一起跟老師上課,對話式的內容讓你身歷其境。本系列文章只是書中精華擷取,如果對心的魔法有興趣的人,歡迎直接買書來做更完整的體驗!

Into The Magic Shop

〖 我想要看書 〗立即前往博客來: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

延伸閱讀

Youi Shih
Youi Shih

多元斜槓的人生實踐家,擅長攝影、影片製作和文字創作,目前專注於探索個人成長、一人微創業和打造身心靈均衡的生活,為《沒有牆的小房間 atinyspace》的創辦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網站已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