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心在流浪的那幾年・03—生命的執著

Last Updated on 6 11 月, 2021 by Youi Shih

「嘩啦嘩啦…嘩啦嘩啦…」蓮蓬頭的水從頭頂上不斷流下,我蜷曲著身體跪在浴缸裡,從原有的針對自身的負面情緒,轉移到一通電話上。

「唉,妹妹,你恐怕再也看不到四舅了…」「為什麼?」我不知道自己明知道原因,卻為什麼還要問呢?「上次去看舅舅,他就張不開眼睛,常常有意識無意識地回,當我們要離開了,跟他道別時,他卻很快的醒過來回應。輪到爸爸跟他說再見時,爸爸跟他說了一聲『你要加油喔』舅舅突然握著爸爸的手,接著揮了揮手,示意著再見。昨天再去時,他已經沒有意識了,吃不進,也無法說話,情況急轉直下。」「本以為可以等妳十二月回來時,再帶妳去看舅舅…,但是生命無常啊…」媽媽一說完,便把話題轉到閱書心得的分享,是一本西藏生死書。

「年輕的時候不懂,買來看一下就放著了。最近因為舅舅的關係,又拿起來看,感受良多,我已經不想環遊世界了,想想我的年紀,時間也不多了,要如何好好地回去,才是應該正視的課題。」「當你的生與死都是一個人時,你便不會那麼執著了;當你能放下一切,你的愛才會轉為慈愛、大愛。」

舅舅是媽媽的哥哥,聽媽媽說著這些事,卻沒有落下眼淚,我知道,那是無奈。我也沒有留下眼淚,因為舅舅於我而言,實在不親,依稀只記得小時候常常去他們家玩,再來就是舅舅長年在中國打拼的記憶了。半點陌生,更多的是不捨,畢竟仍是親戚。

Screenshot from Instagram, shot in 2017, Photography by Youi Shih

「妳還記得妳出國之前,舅舅請妳吃飯嗎?」我記得。

濕熱的水氣脹滿了浴室,我想著那一天我們在京站吃飯時,你還能順利的講話,會笑,也會開玩笑。我想起了現在在病床上的你,飽受痛苦,精神也許是清楚的,卻身體動不得,更難受的是,你也許是帶著清楚的意識知道自己已經不行了。我閉上雙眼,連同水聲不停地啜泣,我想著自己正躺在那張冰冷的床上,體驗著你的狀態,看見身旁的舅媽,也看見正在受苦的你。我盡可能地放鬆,試著調整呼吸,再想一次,我想要減輕你的痛苦。

思緒轉回妳身上。我也想要我愛的妳開心,每當妳去參加活動到夜晚,我就會不自主地進入擔憂的狀態。我不想,但我不停地重道覆轍,彷彿兩個自己在意識裡吵架,而我無法制服她們,我怕帶給妳負擔。「妳怎麼了?眼睛為什麼紅紅的?」「剛洗完熱水澡,我全身當然是紅的。」我想我們都知道我又怎麼了。事實上,我想要我愛的每一個人都能夠開心,基於要達成這個願望,我還必需再更努力。而又,如果生與死都是一個人,那是不是就真的不需執著了?(擺脫那些使妳變得脆弱的事,再回到愛的本身。)

不知道已經浪費了多少的水。自從出國以來,每當心情不好,洗澡、煮飯總成了我抒發的出口。這一刻我在浴缸裡,開始明白了何為「學著與自己獨處」,在不需執著之後,學著跟自己生活。

「呼吸-吐氣-呼吸」我放鬆了身體,決定從今天起為舅舅祈福,哪怕十分鐘也好,直到他康復或離世的那天。上一次對綠豆(綠繡眼)的離別,我以一個潦草的作品悼念牠,雖然至今都還沒有將它變得完整,但我知道牠改變了我的某一部份。於是,面臨這一次可能的離別,即使身在國外,我也要用我的方式盡點心力-要用最大的力量,讓他的狀態變得輕盈。無論是什麼結果。-如此我才不會感到後悔。

我站起來,將水關上。每當離開了浴室,我渴望一切都好轉。

Youi Shih
Youi Shih

多元斜槓的人生實踐家,擅長攝影、影片製作和文字創作,目前專注於探索個人成長、一人微創業和打造身心靈均衡的生活,為《沒有牆的小房間 atinyspace》的創辦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網站已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