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有兩個很重要的目的。其一是我想記錄關於寫作的初衷與源起,以及日後內容的走向與一點點的自我介紹。其二,是將來如果成功寫完七十篇了,能夠再回頭看看是否有達成最初的願景。
撰寫起源
談及決心開始認真寫作的契機,要追溯到一年前,但寫作的習慣培養,卻是扎根多年。從小我便是個喜歡紀錄生活的人,從影像,再到文字。自高中時就喜歡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愛情歷程與對人生的小心情,雖多是流水帳雜亂無章,如今也鮮少重閱(或是已變成一堆灰塵),但當數年之後偶然再見時,仍會覺得「原來過往的自己是這個模樣啊。」當時自己的日記本都是手寫的,三四年的回憶就存在兩本小小的無印良品的記事本裡。後來開始工作之後,為督促自己時刻要活在當下,開始在 Facebook 進行了一個 365 天的攝影計劃,每日ㄧ張照片與ㄧ段文字。事實證明,要每天都有話說,找尋有意義的照片分享,又得不刻意矯情是一件多難的事,更不提那個偶發的懶惰性情,這個專案轉眼變成了 730 天才將它完成。
這個計劃我唯一的收穫,就是知道原來默默做一件事情,欣賞妳的人就會向妳靠近;會想聽妳說。默默的閱讀妳的文字,關注著妳的生活,對妳做的事情感到好奇,甚至會在幾年之後告訴妳他對妳的想法,並給予鼓勵。在我目前人生中最挫折的一段回憶裡,陸續有許久未見的朋友私訊我,告訴我他們喜歡我的文字,總是莫名其妙的就看完它。有時看完,還會帶著些喜感,因為我的個性與文字完全像是分化的兩個個體。有朋友說,看我的文字,會認為我是憂鬱的小生。認識我的朋友,說我單純,欠講垃圾話,個性活潑的小太陽。那時才知道,原來我在別人心中的模樣(是多想要知道自己的模樣)是那樣積極且對於夢想毫無畏懼。
與其要想方設法回到當下,最重要的是對生活的認真與忠誠。
然而這個習慣,在我出國念書之後一切都停止了。作業的繁忙與在異地的生活,讓我無暇沈澱下來好好寫文字,同時在 Facebook 與通訊軟體上的缺席,就像從朋友圈消失一般。所以一年前,我寫了 To Do List ,決定好好「經營」一個部落格專門記錄自己的生活。而我知道,經營,不能是流水帳,否則就會像我的舊網誌一樣放著生灰。於是我花了點時間規劃文章的內容與主題,除了可以記錄走過的痕跡,可以把喜歡的事物分享給大家,更多的,其實是透過部落格督促自己的生活品質。
未來部落格的內容走向
經過深深、深深深的思考,我了解自己不是有耐心會分享精細的旅遊遊記、仔細紀錄細節的人。我想寫的,是有溫度的文字,藉由自己對生活的觀察,想再找到那些喜歡聽自己說話的人。
在這裡,比較多的會是以文字為主,以攝影為輔。主要紀錄有關留學的種種、各種情感與身而為同志的心得與想法、修心的經歷與過程、行萬里路的經驗與書的推薦。
*10/23/2019 更新*
在整理部落格時猛然看到這篇。原來已經一年了,從偷偷的開始認真的經營,到後來被室友跟伴侶鼓勵,慢慢地公開、找資源,從最初的「YOUI S. BlGO」到變成「一個小房間 A Tiny Space」,原來不知不覺走了這麼久。
因為部落格的定位不斷的在修正,所以想更新一下現在部落格的走向。目前部落格著重在討論自由工做者如和打造健康的身心靈生活,主要會著墨在紐約(因為人還在紐約)的城市觀察、身心靈訓練的資源以及工作的經驗分享。
關於我
Youi,九零年代的同志,目前進修於美國研究所 Savannah College Art and Design (SCAD) ,主修 Motion Media Design 的 Master of Art 學位,大學主修 Digital Multimedia Art。喜歡女人、鳥與狗。愛旅行、上山下海、攝錄影、心理學、划船、球類運動、木箱鼓、Cabaret。曾做過網路行銷設計助理、Freelancer 接案影片製作與活動表演攝錄影,現正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是一個感性勝於理性,卻又想藉著學會控制內心回歸理性之人,細膩、陽光、單純、複雜都是我。筆下想寫的是生活,真正欲留的,則是生命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