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盲茫,找回被偷走的時間

Last Updated on 21 8 月, 2023 by Youi Shih

以目前來說,斜槓的人生並沒有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反之,它變得奇亂無比。

無論是找案子接、經營部落格或情感關係(伴侶、朋友與家人),都是不穩定性極高的。規劃好的事常被突發狀況所拖延,例如,伴侶生病、突然有合作的洽詢(通常都要溝通好一陣子)、汽車壞掉等。時間一點一點的溜掉,每天都想儘早完成預計要做的事,卻每天都過的非常混亂。

因為忙碌,感受到自己時常沒有活在當下(做這事,想那事),導致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人生十分茫然,這讓我很挫折。至少,在我欲實現的目標裡,我的願景是能經營好我生活的平衡,其中包含了以上的所有事情。某天晚上,我看完一篇文章之後開始有了轉折與「新的練習」。

在紐約的生活是我跟伴侶第一次同居。生活是那麼的交疊、有那麼多的細節要相互照顧、體諒與禮讓。當生活不是只有自己,所有的時間也將被諸多事打碎。一個人可以過得很隨性,凌亂沒有人介意;兩個人就得經營,經營共同的生活品質以及感情的維繫。

我一直都很重視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而目前在同居生活裡,我最在乎、也挺困擾的一件事是關於「一起上床睡覺」。我喜歡在睡前跟她擁抱、看看彼此的眼睛,聊一點天之後再睡。

時間運用, 自由工作者, 人身自由, 斜槓, 大腦重塑, 黃金一小時
Photo Credit by Youi

以前還在學時,晚上都能夠跟伴侶同時就寢。自從畢業後開始經營自己的事業,每天都忙到兩三點,常常上床時對方都已經打呼打到天邊去了。有天我問她:

「妳比較喜歡我晚上跟妳一起睡,還是早上一起起床?」

「當然是晚上一起睡覺啊!一起起床又不重要,妳改成早睡早起啦。」「吼可是早起很累欸,紐約冬天又那麼冷,而且事情忙不完就睡不著…&#@^」我開始找藉口。

晚睡的習慣,一半的原因我想是歸咎於原生家庭,我們一家都是夜貓。吃得養生,卻睡得很不健康。另一半則是我個人的思維與對「早睡早起」的迷思。

一但安排的事情沒有做完,便想著今日事今日畢,不宜拖延。所以我常常盯著時間「凌晨一點、兩點、三點…」知道自己該睡了,手與腦卻停不下來。

而伴侶好像開始習慣了我們不一起上床,這讓我每天都有種很微小的失落感,日夜累積。於是我把行程往前移,我會在她即將要睡之前先找她聊聊天,然後再無止盡的忙到天更。

後來,我起床的時間愈來愈晚,起床又會被家務事佔走多數的時間,真正開始做事不到一小時,又得煮飯了。就這樣時間被拆的又碎又沒有效率,心情也變得非常焦慮,甚至常有負面的情緒。

    我到底都在忙些什麼?時間都去哪了?   

一直都心知肚明,晚睡不僅影響身心的健康也降低生活的品質,我們都可以更有意識的選擇自己「想被原生家庭影響」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吸收。要改變多年來的習慣需要一個契機,而要讓這個慾望真正化為行動總需要一個更強烈的理由來使它發生——此時,我的戶頭已經快見底了,且事業完全沒有進展,而這就是使我推進的原因。

以下的內容是我找到的答案,以及幫助我解決的方法。

學會掌控自己的時間,奪回自己的主權

在這個時代,好像在人生中渴望獲得自由都一定會聽到「斜槓」這個詞。但在追尋成為斜槓之前,我們都忘了釐清何為「自由」?若對工作的內容沒有掌控權,即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那都不是自由。

真正的自由,它包含了財富自由以及人身自由。你是可以透過自己決定要做什麼、不做什麼、什麼時候做與在哪裡做的工作來創造被動收入。而現在的我,只有一半的人身自由與混亂的生活。我每天都在反省需要加強的事項,這次我想從時間管理開始改變。

蘿拉・凡德坎姆在Ted Talk裡曾提到:

時間是彈性的,我們無法創造出更多的時間,我們可以選擇充分利用時間來做重要的事情。

昨天剛看完一個部落客莎瑞絲分享的斜槓一天生活全記錄,彙整的重點通通導向「時間的妥善運用」。早晨,是我們一天的開始,也是我們展現生活態度的第一個時刻。(早睡早起彷彿是所有想成功的人的典範,也是我的大罩門!)

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決定自己的主權

世界級權威記憶、學習專家 Jim Kwik 曾說:「如果你每天起床後第一時間先查看手機,你是在訓練你的大腦做著一件事情 —— 放棄你的主權。」

當我每天清晨睜開眼,我的第一件事總是查收信箱、快速點開 Instagram、FB,看部落格流量與 Line 有沒有新訊息。常把起床後精力最充沛的一小時拿來滑手機,才不斷跟伴侶嚷著時間不夠用。

時間運用, 人身自由, 大腦重塑, 黃金一小時
Image from an article ‘61% people check their phones within 5 minutes of waking up’

花時間吸收那些龐雜瑣碎的訊息,我有什麼收穫嗎?後來才知道,這個行為其實在「訓練自己的大腦如何向別人對你的要求或全世界最新的消息做出回應」,而我從來沒想過這些事的重要性。

我沒想過其實沒在第一時間看人家的訊息並不會影響到我的社交圈;沒在第一時間看重大新聞並不會讓我的世界毀滅。其實,第一時間早在我們睡覺的時候被我們錯過了,再晚點看也無差別。

   不是不做,只是晚點再做。   

知道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固然重要,但都沒有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來得重要。大腦在一天中需要做許多的決策,若把它的精力分給瑣碎的事而非重要的事,將會影響生活的品質。

外面有許多事物會使大腦分心,以至於重組我們的大腦。比如臉書抑鬱症,透過社交媒體用自己的生活與別人所展現的「最好的一面」做比較而導致對生活感到不滿足與挫折。這些裝置的設計都是用來刺激人體內的多巴胺,左右一個人的情緒,並影響接下來的決策

另一個是「決策疲勞」。意即每個人的一天中只能夠做出一定數量的明智決策,在那之後便無法辦到。在集中注意力到達一定程度後,我們會變得精神疲勞,從而犯更多的錯;變得更加焦慮與急躁,無法做出最佳決策。原因在於大腦已經疲勞了,他們把多數的注意力放在其他瑣碎的事情上。

而這正是我生活混亂的源頭之一。我分不清輕重緩急,把精神最好的時段拿去做了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被社交媒體與自己莫名的的焦慮所綁架。於是,我開始練習為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序。

選擇只做對自己有益的事

做能夠帶著一台電腦就到處跑的工作一直是我的夢想,於是剛從美國研所畢業就決定在這裏展開斜槓的人生。聽起來十分挑戰,但其實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台灣,斜槓的一日生活都是一樣的,差別在於誰時間運用的好做事的方法良好的生活經營(相較台灣,美國的消費高,賺的也相對多。所以對於錢的壓力都同樣的大並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要賺更多的錢支付鉅額的意外醫療費用…)

下面分享我的早晨 / 睡前計畫,每個人都能為自己量身定制一個專屬自己的兩個黃金一小時!

  • 早晨(8:00 – 8:30am)
  1. 喝一大杯水(人體有70%是水,而我們的大腦則有人體中75%以上的含水量,因此「水」是維持腦部正常功能運作的關鍵之一。喝水有助於清醒大腦!)
  2. 策劃我的一天(寫下 3 個在工作方面想要專注處理的事、3 個個人方面的想要專注完成的事)
  • 睡前(22:30 – 23:30)
  1. 冥想 20 分鐘
  2. 做任何放鬆的事(不要再動腦做任何的產出)

寫這篇文章時是早起的第一天(2019/9/27),前天晚上透過伴侶的建議把窗簾打開。隔天當鬧鐘響起、太陽同時升起時,整個人也就順利的起床了,很有精神的那種!(暗名矇真的太好睡了)成功起床的當下莫名感動,也如願地把當天覺得重要的事情都完成了。我從我的早晨,找回了自己所失去的時間。

你有沒有時間被偷走的困擾呢?來一起聊聊哪些事是你生活中的大竊賊吧~


〖 延伸閱讀 〗除了對時間的管理,對「心」的管理也要同步喔。

Youi Shih
Youi Shih

多元斜槓的人生實踐家,擅長攝影、影片製作和文字創作,目前專注於探索個人成長、一人微創業和打造身心靈均衡的生活,為《沒有牆的小房間 atinyspace》的創辦人。

6 則留言

  1. 太讚了~~~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覺得吸到好多正能量喔!!像吸到綠油精一樣的輕爽醒腦

    最近生活中的大竊賊就是因為要去紐約又開始看了一遍的”Sex and the City”!!
    每次一看就欲罷不能!!
    終於看到第六季,快要重獲自由了噢耶哈哈哈

    • 看你的留言也像吸綠油精~~(用早八起床誠摯的眼神看你
      而且你好認真來紐約還重看影集!(記得上次讓我欲罷不能的是看延禧攻略哈哈哈
      上次爬到文章說,如果想要避免一集一集看下去,用 Netflex 看可以調整不要「自動播放」下一集不知道有沒有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網站已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