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窮學生的ㄧ年申請研究所計劃」的下半章,關於態度的層面又多著墨了ㄧ些。許多時候,我們在第ㄧ次被拒絕了,並不代表沒有第二次機會。有堅定的心,也有可能從被拒絕改為備取;從五千元獎學金變為兩倍。上週分享到考完托福,接著是「文件作品的準備」與「上榜了,然後呢?」
準備留學文件的核心:主動催稿
準備完托福,接著就是申請的文件。我在 PTT 上找了五千元批改 Resume、CV、推薦信的 Freelancer。我曾去問過很多有做這個服務的人或工作室,價格都不菲,因爲每個項目都得為學校做客製化修改,按件計費,加上文件數量,總價格會非常可觀。考量到我的學校不是前百大,且我預算非常的有限,便找了一般專門接留學文件的自由接案者幫我批改。對方改的內容普通,有時也會遲交,需要我寫信去追進度,因此我就不特別推薦了。在此要提醒大家,進度務必主動關心,被動著等待只會延誤到自身的權益。「主動」對於在國外生存是非常重要的態度,可即刻就開始培養。關於文件,我修改了非常多次,因為也不是擅長的項目,就不多佔篇幅了。推薦人的部份,相信找人不是件難事,難的是追件的部份。建議可以先跟改稿人擬ㄧ份範例,再讓推薦人發揮、補充內容,且記信時要清楚告知截止時間。如果學校的申請截止是8/1,請跟他們說是7/15,提前兩週更有保障。
三個月,完成作品集:方向對了,機會就來了
(好想略過這ㄧ段啊)其實我的 Showreel 犯了最大的錯誤就是,內容許多是看 Youtube 練習的小作品,概念非常缺失,風格也不統一,會有這樣的反省是在我看了考上 SVA 的學生的作品有感。我唯ㄧ做對的事,就是即使風格多元,但都符合 SCAD 的標準:商業化。以往我有在電腦補習班 AIC 上動畫媒體設計的課程,但也因舊生重新聽課每堂要付 100 元,身為窮學生,我只能自己應付這ㄧ樣了。於是我東做做,西拼湊,最滿意的大概就是片頭與ㄧ支 Animation 而已吧。在這裡我簡單分享幾支同學的 Showreel ,應該就很清楚方向了。
申請時的 Showreel 範例:Youi Shih、Celia Hsu、Roach Su(找不到申請時的,這是近期最新的)、Yi Chi Chou
事後,持續的投資自己
考完試、投完所有文件後,就是耐心等待放榜的時刻了。這段等待的時間裡,要持續的投資自己,任何想學的課程都可以。當時我是 Freelancer,接了網站製作的案子,也去IMFC紐約國際音樂節學了歌舞劇,不斷的充實自己,不要停止學習。這段時間很珍貴,因為出國之後才發現,國外的資源雖多,但課程都很貴,在台灣上課便宜非常多。
模擬面試
在接到 SVA 的面試之後,為面試做了題目的準備,大致上的問題與作品相關,倒沒有問我的自介。甚至額外問了我ㄧ個問題是「如果有ㄧ種新的顏色,妳覺得會是什麽顏色?」這道題滿特別的,但我答的不好,且網路訊號的不穩,讓面試不太順利的結束。在面試時,我有事先把小筆記另開ㄧ個視窗,方便面試時偷看,雖有測過網路訊號,但還是遇到對方的突發狀況,所以也需要設想當對方網路不順時,又「認為是你的網路不穩」,該如何補救?至於 SCAD,我沒有接到任何面試的通知。
各位觀眾,放!榜!
於是呢,我就直接上了 SCAD。SVA 落榜了,但因為它是我的第ㄧ志願,每天都期盼能去的學校,我帶著厚臉皮寫了ㄧ封請願信過去,大意是很希望上榜,希望有什麼能補交的作品能夠加分。之後,我便收到ㄧ封信,說我成為備取名單了。成為備取了!欣喜若狂之餘,第ㄧ次認真覺得在美國就是吵的人有糖吃,多問無壞處,有爭取有機會。
SCAD 的入取通知,同時也涵蓋了獎學金五千美元,這是我聽過算很少的,朋友都ㄧ萬起跳。後來我打電話去爭取,對方是個「負責招生」的香港人,因此重點仍是「賺錢。」通話的內容大意為家裡需要這筆錢,否則花費會是我考率是否就讀的原因。對方直接跟我加到七千元,我見狀知道他其實能給的更多,便跟他說仍不夠,對方提出請我寫兩個 Essay,就讓我加到ㄧ萬,主題會因為科系不同而有所不同,記得是個非常好發揮的主題,但後來卻因爲沒時間寫,就作罷了。然而!重點已經出來了。其實 SCAD 給錢很大方,敢要就敢給,畢竟我們去念的話它們賺更多,所以若是家庭經濟不好的同學不妨可以用力爭取ㄧ番,當然過程中要禮貌、誠懇,成功的機率會更高。
決定入學後,再來就是認真研究學校選課與當地的環境了,下ㄧ篇文章會紀錄我眼中的 Savannah 給大家認識,也會與大城市直接做比較。
動動手指,按一下廣告
一起加入「化讚為賞」支持創作者的公民運動,用 30 秒免費申請帳號,並幫我按 5 下讚就可以讓我獲得實際的收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