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16 7 月, 2023 by Youi Shih
活到 32 歲,唯一的台灣離島就只去過綠島,今年終於再度解鎖一個「馬祖」了!
本於去年就計畫要去看藍眼淚,但礙於疫情只好取消因衝動而偷訂的機票。這次為了慶祝和 P 的六週年,維持逢週年必旅行的小默契,就算六月的夏季再熱,怎樣都得成行。🔥
我們五月決定要去,當下立馬訂完所有的機票和住宿,才發現原來馬祖是走「跳島旅行」的路線。玩回來之後,因為太喜歡而催生出這篇行腳紀錄作為留念。
本篇文章包含:認識馬祖、旅行日記、兩人五天四夜的費用、旅行資源列表。
1. 馬祖的地理文化
馬祖列島位於台灣的西北方,隔海與大陸相望,由 36 個島嶼所組成,其中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西引和大坵島是主要的觀光區域。
早期大陸福州沿海漁民移居此地,形成具血緣關係的村落,其中以陳、林、曹、王、劉為大姓族群,當地語言為福州話,或稱為「平話」或「馬祖話」。
馬祖因四周環海又多風,建築多由花崗岩塊沿著山坡地所興建,其結構多為方正、雙層獨棟建築。窗戶小、開於高處,窗櫺以石條為骨架,屋脊為曲線造型的「封火山牆」,屋頂以紅或灰瓦覆蓋並壓上石頭,除了抵擋強烈的海風吹襲,也增加空氣的流通。
大陸政權易手後,馬祖進入近四十餘年的軍管時期變為軍事重地,建立了隨處可見的軍事建築、地下坑道、港口、據點、砲座、訓練場所和軍醫院等設施,直到 1992 年馬祖地區解軍管之後,才陸續開放軍事資源並交由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資料來源)
2. 行程規劃
這次旅行我們選在夏季的六月底去,天氣很熱,因此每天下午都會找一個咖啡廳休息回血。🥵
這個時節去的好處人不會過多,玩起來很舒適。但難免還是會遇上旅遊團,需預先訂位,或提前用餐避開尖峰時段。例如:午餐 11 點多吃、晚餐 5 點多吃、下午茶 2 點前抵達。
【 Day 1 】台灣 ⇢ 南竿 ⇢ 馬祖牛角海邊民宿 ⇢ 北海坑道 ⇢ 和田屋麵館 ⇢ 馬祖民俗文物館 ⇢ 日光春和 ⇢ 雲台山 ⇢ 津沙聚落 ⇢ 津沙小館 ⇢ 民宿海邊玩星砂 ⇢ 回民宿(慶週年小活動)。
【 Day 2 】介壽獅子市場 ⇢ 大漢據點 ⇢ 八八坑道 ⇢ 西尾半島物產店 ⇢ 津沙聚落 ⇢ 鐵堡 ⇢ 依嬤的店 ⇢ 媽祖巨神像看日落 ⇢ 民宿海邊玩星砂 ⇢ 回民宿。
【 Day 3 】南竿 ⇢ 東引 ⇢ 小島上二館 ⇢ 朝露麵 ⇢ 一線天 ⇢ 烈女義坑 ⇢ 燈塔 ⇢ 國之北疆 ⇢ 香記小吃 ⇢ 三山據點看日落 ⇢ 臻享茶 ⇢ 回民宿。
【 Day 4 】東引 ⇢ 南竿 ⇢ 北竿 ⇢ 舒漫活民宿 ⇢ 魚之鄉魚麵行 ⇢ 芹壁村 ⇢ 家適咖啡民宿 ⇢ 螺蚌山自然步道 ⇢ 假日小館 ⇢ 芹壁村前的沙灘看日落觀星 ⇢ 回民宿,隔天早上回台灣。
我們每天都玩好玩滿,幾乎都早上七點或甚至更早起床(趕飛機和船班),體力透支的時間大約都是晚上九點多,因此回飯店後通常十二點前就睡了。😆
3. 費用
以下列表為 2 人五天四夜的總花費,沒有包含自己買的紀念小物,如老酒、酒粕手工肥皂或金銀花喉糖等。值得一提的是,合菜式的餐館每道菜幾乎是 NT 300 元起跳,而租機車每日是 NT 500 元。
4. 行腳手札
第一次搭小飛機去離島,即使只是去馬祖,三年未出國的我們依然很期待這趟旅行!
以前在薩凡納搭小飛機時,就知道起降時都會有明顯的晃動,這次也不例外,相信機長就對了。去馬祖只需一小時,看著台灣越變越小,有種「離開好不容易,卻又好容易」的感觸。
當機長廣播即將抵達時,我們正橫跨著一個又一個的馬祖島嶼 …
Day 1:南竿 Nangang
南竿的機場很小,下飛機後,我們徒步從停機坪走進機場大廳,眼前就直接是提領行李的地方。牛角海邊民宿接機的司機準時打來,一切都發生得快,我們迅速就展開了馬祖的探索之旅。
「到了呀?歡迎歡迎!」一位綁著頭巾、身形高大的老闆娘和藹地站在前方迎接我們。「哈囉!我是宥逸!」她輕輕點頭,開始了我們的小默契,並遞給計程車司機五百元。
我注意到她手掌的皮膚有些痕跡,看來十分幹練,是一雙有故事的手。
我們被帶進一棟復古卻很整潔的房子裡,門口進去是用膳大廳,有三張四人位的桌子,再往前則是櫃檯,牆上擺滿了老酒和玻璃杯。老闆娘熟練地接過行李讓我們坐下,便轉身走進吧台裡準備冰紅茶。
「外頭很熱吧?」「真的,好曬喔!」我們鬆了口氣,旅行還未開始,就被豔陽給調教了一番。
「妳們能抵達馬祖已經很好了呢!」咦,為什麼這麼說?「馬祖的天氣多變,飛機常會停飛,或被困在島上回不去,從玩四天變成十天。」老闆娘邊泡著茶,自然地和我們介紹起她的家鄉。
依天而行,這是我對馬祖的第一印象。
老闆娘說,在馬祖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得去台灣讀大學,都是外銷。大學畢業了就直接找工作,導致馬祖島上的人越來越少,直到近幾年,馬祖人才慢慢開始回來發展。
這棟民宿是媽媽留給她的房子,四年前決定回到馬祖重新翻修,和姊姊、堂哥一起經營。
隨後,我們拿到了一張馬祖地圖。「難得天氣好就要把握,在馬祖,天氣很看緣份的!」老闆娘熱情的和我們討論接下來的行程,邊看著時鐘,盤算著好天氣適合去的景點。
她也強調,在馬祖騎車要很小心,上下坡都非常陡,千萬要避開特定的路,或是慢慢騎。
真的很陡,有很多陡坡急轉彎再連續陡坡的路段,務必謹慎,許多旅客都有在島上雷殘過。若在上下坡時騎錯路,不要停下,先騎到平路再折返最安全。
有人說遇下坡要用「點煞」的方式,即煞車兩秒,放一秒的方法,但嘗試後覺得有些可怕,後座的人也不舒服,所以我只有在很長的陡坡才會使用,其餘仍是兩邊煞車慢慢壓到底。
強烈建議,上路前務必做好「如何在陡坡煞車」的功課,我僅提供個人經驗分享。
民宿提供的機車很新,有附手機架、充電 USB 孔,也注重衛生,安全帽裡都有內襯,是此行品質最到位的機車(我們出發前忘了測試煞車、指示燈是否正常運作,好險一切都正常)。
第一站,「北海坑道」。由於只有白天開放走步道,我們決定從馬祖最標誌的「坑道」作為起點。
抵達時,看到一望無際的海好興奮,入坑道後,遂從湛藍色轉為陰暗潮濕、充滿氣勢的洞穴中。我們走了一小時都沒遇到人,想著大家可能都只是來坐搖櫓看藍眼淚?
本來計畫也要坐搖櫓,但發現有免費方案後就取消了這個行程,直接去海邊看更有氣氛。🧡
在幽暗的坑道待久了有些不適應,估計是感受到這坑道過去的歷史了。😅 結束後,我們前往和田屋麵館用餐,享用我們的第一碗老酒麵、炒海瓜子和黃金餃,全部都好好吃!
老酒麵是用紅麴釀的老酒煮的,為馬祖的傳統文化;海瓜子清炒蒜頭很香甜,因馬祖四面環海,海產都特別新鮮;黃金餃聽說有分甜和鹹,我們吃鹹的,裡頭包了花生,外皮酥炸,嚼起來很有彈性。
麵吃多了會膩,若不愛澱粉,建議兩人點一碗,再多點兩道菜,會吃得更豐盛。
下一站,「馬祖民俗文物館」。因為太熱了先躲室內吹冷氣,瞭解一下馬祖的當地文化,包含紅麴料理、老酒和黃金餃的由來與做法、馬祖本島的動物及戰事歷史的攝影展,彷彿回到馬祖的過去。
由於逛完後天氣還是很熱,就決定到「日光春和」喝杯下午茶。
P 點的「芒果檸檬薄荷氣泡飲」特別好喝,打卡送的點心雪球餅乾也不錯吃。整體環境舒適,看出去就是天空和海。臨走前,順手帶了兩瓶忍冬,為「懿家小酒館」的老闆娘自製的金銀花精釀啤酒。
之後我們奔去了「雲台山」,老闆娘說天氣好時,這兒可以看到對岸的景色,非常美。
馬祖的每個景點都不遠,多是騎車五分鐘內可到達的距離。抵達後,我們迅速逛完一間收藏著各種過去槍械的博物館(需攜帶身份證),結束後就坐在外頭的涼亭觀景。
玩了整天,肚子也差不多餓了便前往「津沙小館」吃飯。離開店還有半小時,我們在津沙聚落旁的海邊休息,聽著浪聲,邊靜靜看著落日沈入海底。
津沙小館店內的位子不多,擠滿了人,店員也隨性大方,有種進入熱炒店的感覺。這晚我們點了老酒黃魚、紅糟燒肉和炒高麗菜。肉類都不便宜,但卻是我們整趟旅行裡最難忘的一餐!
黃魚很大,肉質極嫩,搭配老酒一口接一口;紅糟燒肉的皮薄又酥很開胃,立馬就被我們掃光;炒高麗菜普通但是必要的存在。許多人也有點麻辣水煮魚,但要一千元,香氣四溢感覺很好吃。
酒足飯飽後,天也黑了,第一天踩了許多點,決定回民宿休息。南竿的路雖陡,騎起來謹慎些也算安全,路上沒什麼人和車也有路燈。九點多回到民宿,正要上樓休息時,老闆娘開口了 …
「要不要和我們去旁邊的海邊玩星砂?」什麼?不是藍眼淚嗎?
藍眼淚是一種夜光藻,體內含有螢光素酶,當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便會發出螢光。藻類需要陽光的照射讓溫度上升進行繁殖,因此南風再加上氣溫漸暖的日子,夜光藻會大量增生。
原來藍眼淚大爆發的時節是四月至五月,但還有星砂可看!難得出門當然要熱血一番,換上拖鞋,房間都還沒踏進半步,我們一行人又出發了。
星砂是一種介形蟲,本身透明,平時趴在沙灘上進食,受到浪潮打上岸或人為踩踏等外力刺激時,才會發出點點藍光,最適合觀賞的季節是六月至八月。
海邊就在旁邊,走路不到三分鐘。老闆娘帶著我們,用力踩沙、用手撥水,當漸漸適應黑暗,靜下心來真的就開始看到發光的沙了。有些星砂發亮會持續一下子,但通常都是轉瞬間,像海裡的星星。
玩沙玩累了,抬頭也是滿佈星空。那晚星砂的量不多,所以半個多小時就回民宿了。走回去的路上,我問老闆娘,是否會害怕大陸的砲彈打過來?「嗯不會,不會害怕。」老闆娘不假思索地說。
「上個月大陸又在演習,一顆砲彈從空中飛過,我和其他孩子們都站在牆壁旁觀賞,孩子們很興奮。妳看,這是當時的照片!」她翻了翻手機的相簿,滑過一張張照片。
在民宿旁還有另一棟復古的房子,她說,早期都是用花崗岩與沙子做的泥漿去建造的海砂屋。房子經常倒塌,阿兵哥們就通通會搬進老闆娘的民宿裡。當時啊,「軍民一家,同島一命」是這樣。
大家很尊敬阿兵哥,也會害怕,但也會互相幫助。當晚上有宵禁卻還在外頭被不認識的阿兵哥叫住時,「喀!喀!」手上的槍就抬起來了,我們只好緊張的大叫熟悉的阿兵哥的班長的名字。
走回民宿旁,老闆娘拾起牆上的水管好讓我們清理腳上的沙,繼續笑笑的分享著 …
以前的日子,戰爭是單打雙不打。我們晚上吃飯到一半時,島上就會突然廣播,立刻就聽到「蹦!」的聲音,聽那爆炸聲的距離,嗯!目前是打到介壽村,還遠!可以再耙兩口飯!
「蹦!」又一顆彈打來了,這次是在旁邊的村子了,趕緊收拾,端著飯就躲到防空洞去。老闆娘指著旁邊,說以前就有個防空洞在民宿這裡。突然間,老闆娘喊了一聲「哇那好漂亮啊!」
原來是遠方高掛的月亮與訊號台重疊,創造出獨特的暈光效果,她拿起手機興奮地拍了幾張照,是很真性情、對生活認真和充滿好奇心的一個人呢。
我們當晚住的房間不大,但裝潢十分復古,主打是一棟「會呼吸的房子」,環境也整理的很乾淨,但因為沒有屋頂,講話不敢太大聲。安頓好行李後,我假借冰啤酒的名義趕緊下樓找老闆娘。
快十一點了,餐廳的燈早已熄滅,她一人坐在吧檯裡寫東西,見我下來,立刻就展開我們的小計畫。
這幾日,我們透過 LINE 一直秘密討論著慶祝的準備。「我跟妳說,馬祖資源很少選擇不多,我買了粉紅色的百合花。85度C沒有賣提拉米蘇,我挑了兩個很可愛的檸檬塔蛋糕,這樣搭應該不錯看!」
她拿出了星巴克的蛋糕、一個藍色花瓶、白色盤子和托盤,我們佈置了好一會兒。這個特別的幫忙,老闆娘並未收服務費,只讓我付了購買的費用,非常溫暖。
我小心翼翼地端上樓,P 打開門又驚又喜,雖然很晚了,但我們仍小小地慶祝了一番。六週年不算長,但也一起走過好多個日子。我們往往會在週年去旅行,比起送禮,更喜歡創造珍貴的回憶。
Day 2:南竿 Nangang
隔天,我們七點多起床準備梳洗。大約八點,一樓就傳來很舒服的音樂,劃開寧靜的早晨。「可以下來吃早餐囉!」彷彿聽到媽媽在叫孩子們用餐的錯覺。房客們紛紛下樓,彼此互道早安。
早餐吃的是馬祖的傳統食物「繼光餅」,像漢堡那樣夾了蔥蛋和肉片,搭配水果擺盤和熱咖啡。另外還有一塊大餅,和繼光餅長得挺像,口味偏甜,據說是馬祖人結婚時會吃的喜餅。
繼光餅是什麼?從前,明朝大將軍「戚繼光」打仗追趕倭寇時,為縮短軍隊用餐時間所製成的乾糧。作法是將餅的中央穿洞,用繩子串起來,讓士兵能掛在脖子上方便進食。
隔壁桌的房客是一家人,他們原本計劃玩四天,因機票被取消且買不到機票,便多待了好多天。他們早上去了介壽獅子市場吃阿妹的店鼎邊糊,說是六點就得前往排隊。
介壽獅子市場的營業時間為「6 AM – 10 AM」,賣光就沒了。因為時間太早我們完全起不來,也怕早餐會吃太多澱粉,既然飯店有附早餐就捨棄掉這個行程。😆
大夥兒邊吃邊聊著天,他們說,新臺馬輪座位很舒服,可以躺下來,船也不晃,是今年斥資 11.4 億購買的。「哈哈是的,現在坐船都算是很舒服了!」老闆娘娓娓道來。
以前要從馬祖到台灣,我們都要徒步走到馬祖港(從南竿島的右邊走到最左邊)去坐戰艦。每個人帶著一條薄布毯,上船後各自選一個角落就坐下來,通常要搭二十個小時。
「如果走在路上有看見阿兵哥的車,就會請阿兵哥幫忙載我們過去。」老闆娘笑笑的分享著。啊,完全可以想像那樣的畫面,很深刻的生命經歷,栩栩如生。
吃飽後大家紛紛啟程,第二天的第一站是「介壽獅子市場」,雖晚了想說還是去看看。
而唯一還開著的就是陳家虫弟餅,排了好久的隊,買到後我們就先前往「大漢據點」,躲進遊客中心裡吃掉它。這餅的外皮炸得酥脆,裡頭包了肉、蛋和米粉,沾點辣椒好開胃。
大漢據點,是我們在馬祖第一個逛的海防據點,共有三層,可以看到當時的生活空間和軍事戰備設施。在坑道中時不時看見各種標語,彷彿置身在當時緊張的情境裡,挺震撼卻也頗具壓力。
隨後,我們去了旁邊的「八八坑道」,原是戰車坑道,後改為儲放老酒的地方,一進洞內就聞到陣陣酒香,陰陰涼涼。約十一點半,我們前往「西尾半島物產店」吃午餐。
餐廳裝潢的很有質感,會定期舉辦展覽也有藝術駐村。每日有指定餐點,我們吃了乾咖哩和紅糟巴斯克,口味都不錯,不過鹹,蛋糕也有濃郁的紅麴味。唯一缺點,就是桌子太矮不好用餐。
避暑完之後,我們回到了「津沙聚落」!因為昨天只是去用餐,今天趁著天還亮著來參觀。
在花崗岩造的房屋巷弄中,突然驚喜見到兩隻羊,和牠們完了好一陣子後,便前往「鐵堡」。
這是我們去的第三個軍事據點,設立在海岸的獨立岩礁上,聽說入夜後無光害的鐵堡是追藍眼淚的好地方。建築內的設施、標語,皆和大漢據點類似,有種短期內看完此生最多坑道的感覺。🤣
五點半,我們到「依嬤的店」吃晚餐,老闆說六點半有許多人定位,得在那之前吃完。我們兩人各點了一個套餐,共八百元,能吃到幾乎所有馬祖的特色料理,包含淡菜、佛手和紅糟飯。
吃完後,覺得口味挺普通的,佛手味道有些腥,相較起來,津沙小館還是心中第一名呀!
因昨天沒看到日落,便決定到「媽祖巨神像」看日落。抵達時,我倆都累了就沒上去看神像,坐在下方的露營區,靜靜看著太陽下沉,對岸的綠燈逐一亮起。可惜雲層還是太厚,依然沒見著。
對岸的綠燈,映在空中很像極光,但其實是大陸的船隻在釣小管,利用魚的驅光性捕魚。
熱血的心持續燃燒著,我們決定再去追淚!八點多回到了民宿旁的海灘,沒什麼人,在適應黑暗之後,竟驚喜的發現今天的星砂比昨日更多呢,也成功地拍到漂亮的照片,滿載而歸!
回去的路上出了個小插曲,在上坡時差點雷殘,好險有牽住機車才沒大礙,僅稍微扭傷了手。呼籲大家,在斜坡上騎錯路務必不要停下來。😨
若喜歡文章,請花 1 秒點選廣告給予支持,再繼續往下閱讀 :^)
Day 3:東引 DongYing
馬祖之旅的第三天,我們要離開南竿,搭船去東引啦!
船班是九點半,早上吃完老闆娘精心製作的早餐後,就很趕的與老闆娘合影、道別。心中還沒盤算好究竟要不要向她買一些紀念品回去,就匆匆離開了。
我們搭的船是南北海運,才一小時就到中柱港了。這天住的是小島上二館,接機大哥早已抵達,一路上向我們介紹著東引。民宿位在市區,裝潢還不錯,有附電視,也有屋頂哈哈,整理而言算舒適。
房間緊鄰著另一個房間,中間窗戶是共用的,沒附窗簾,因此睡覺會受到旁邊的燈影響。
根據前兩天經驗,下午兩點前都會很熱,先吃飽,避太陽,晚出發才是上策!
我們走路到「朝露麵」用餐,結果島上真小,還遇到了住在隔壁的房客(兩個大學剛畢的小男生)!我們點了紅糟雞湯麵和豬肉陳高酒細麵,結果才剛開始吃,我就遇到了窘況 …
因平時喜歡吃小辣,我忘記看告示就隨意加了一些,結果加到的是「地獄級」的辣椒醬。
才吃一口,我的唇舌全腫起來,無法說話,不斷流淚、流鼻涕、頭痛,非常不舒服。P 見狀,趕緊去旁邊的 7-11 買了牛奶和巧克力,這才慢慢回歸正常,永生難忘呀。
然而若不加辣椒,陳高酒麵的口味是挺不錯的,紅糟雞麵的肉微柴,但湯很好喝,蔬菜的量也很大方。滿足口腹之慾後,我們就正式上路啦!
隔壁桌的阿兵哥,吃麵前先是倒入整罐的台啤在湯裡,自製酒麵也是挺開眼界的!
東引的第一站,「一線天」。我發現,東引的路沒有南北竿來的陡,景色也截然不同。
在前往一線天的途中,映入眼簾的是島嶼的邊際、綿延的綠色山丘、一望無際的藍天和海洋。P 說這裡的自然風光,才是她想像中島嶼旅行的模樣,卻給人非常放鬆的感覺。
一線天為一處聳峭的海蝕溝地形,兩岩壁垂直相鄰,上窄下寬,上接天,下通海。在兩岩壁中間的底部,每秒皆傳來海浪拍擊石塊的聲音,讓心靈很是平靜。
巨大的岩壁裡頭佈滿了軍事設施,同樣地標語、狹窄的坑道,我們向外看來是美麗的景致,人們從裡頭的窗洞望出去亦是,只不過當時阿兵哥們的心情,卻是截然不同的吧。
離開之後,我們路過小景點「烈女義坑」,前往「東引燈塔」。在燈塔背後,涼涼的海風吹徐,同時望著綿延彎曲的海岸線。P 說,這是她此行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大約四點,我們穿越小橋去了西引的「國之北疆」,東西引相隔僅十分鐘車程。這個山丘挺美的,爬過山頭直走到底就是台灣最北的領土,不用三十分鐘。
根據這幾天的經驗,我們五點多就回到市區的「香記小吃」吃晚餐。那是個空間不大的老店,只有三張桌圓桌,老闆是一對夫婦。我們點了三菜一湯,含紅糟豬肉、炒青菜、海瓜子和魚丸湯。
等菜時,隔壁來了一群孩子,一個年輕的男老師要請客。他和老闆說,「明年我就要去台灣了,沒辦法,這裡工作機會太少了」,令我想起牛角海邊民宿老闆娘說的「馬祖人外銷」的現象。
這餐口味還不錯,雖不至於驚豔、中規中矩,但兩人吃的很滿足。
想著這幾日追日落都失敗,或許今天會成功?吃飽後,我們騎車回到西引,決定去「三山據點」看日落,作為東引的最後一站。結果呢,再次與日落無緣呀,坐了一下後就打算回民宿。
正當要騎車時,在入口處守衛的阿兵哥將我們攔下,說他們要進行演習,不得出入。原來旁邊是衡山靶場,現仍為軍事演練基地。我們只好繼續等,能聽見實彈射擊的聲音也是頗特別的體驗!
雖然又沒看到日落,但今天踩的景點都非常美,已經很滿足。回民宿前,我們到離市區最近的手搖店「臻享茶」帶了兩杯飲料後,便早早回到民宿休息。
曬了一天烈陽,躺在床上真的很舒爽,打開電視竟又轉到「由美的細胞小將」影集,怎麼每次都出現在我們旅行的電視節目裡?我們對了眼,有默契的就看了起來。
睡前,我們給彼此寫了明信片,打算寄回台北送給對方,而我也給牛角老闆娘傳了訊息。
左思右想,最適合代表此行的就屬「陳年老酒」了。與其買知名品牌,不如買老闆娘姐姐自釀的酒更有意義,感念她的盛情款待,讓我們有賓至如歸之感。
若喜歡文章,請花 1 秒點選廣告給予支持,再繼續往下閱讀 :^)
Day 4:北竿 Beigan
清晨六點半,我們被載回了中柱港。室內擠滿了旅遊團的人潮,我們邊等船班,邊吃著民宿老闆準備的早餐,又是繼光餅,真是馬祖人的經典早餐耶。
今天要先從東引搭船回南竿,再從南竿搭船到北竿,是我們馬祖五天四夜的最後一天行程!
東引一天只有一個船班,所以通常會買「來回票」,建議事先完成線上購票。而南竿到北竿,每三十分鐘就有一個船班,因此當天買票即可。
抵達南竿後,牛角老闆娘和我約在船務站門口。遠遠地,就看見一個頭上綁著頭巾的熟悉身影,她把酒遞給我,交代著:酒放陰涼處收藏,每日小酌即可,酒變酸了就拿去做料理。
「好好好,後會有期!」隨著船班的到來,老闆娘用她一慣的口頭禪說著,我們揮手道別。
從南竿到北竿,搭船只需十五分鐘。我們也和前房客道別,各自搭上民宿派來的車。今晚住的是舒漫活海景旅宿,同樣地,一上車老闆便開始熟稔的介紹起北竿。
他強調,北竿是馬祖島嶼中最陡的,尤其是「環島東路」,建議繞路別走那條。
很快地完成 Check-In 後,我們聽了老闆娘的建議,去了當地人喜愛的「魚之鄉魚麵行」吃午餐。這次點了綜合魚麵、紅糟炸鰻魚、炸魚麵、炒高麗菜,胃口真是越來越大,超級好吃啊!
最驚艷的是高麗菜,蝦米味道濃郁,吃到停不下來;魚麵麵條是用六成魚肉、四成粉的比例做的,口感彈牙;炸鰻魚的紅糟味恰到好處,魚肉酥嫩;炸魚麵配梅粉,像蝦味先的開胃點心好涮嘴。
吃完飯我們去郵局寄了信,之後便前往最期待的「芹壁村」啦!
芹壁號稱「馬祖地中海」,為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村落背山面海,一座座房屋整齊地依山建造,樸實的花崗石牆、方正的格局、錯落有致的壓瓦石,非常美的地方。
一路上都很好拍,但礙於太陽過烈,我們決定找間咖啡廳休息。問了很多店都說被包場,好不容易才找到「家適咖啡民宿」在戶外的位子。因為在巷弄內,即使沒冷氣,海風吹著也很消暑。
P 點的芒果冰沙挺好喝,導遊說是用整顆芒果做的,厚實綿密不死甜,連不喝甜的我都被收服。約莫三點半總算充電完成,太陽也落了一些,我們前往下一站最令我期待的「螺蚌山自然步道」。
步道全長約七百公尺,早期是后澳居民採蚵及釣客常行走的小徑,沿著懸崖而闢,來回大概四十分鐘,我們待了兩個小時。這個步道的坡度不算陡,沒有樹木遮陰,像在山頂上依著海岸線健走。
馬祖山上經常會看見大量「瓊麻」矗立的身影,是軍管時期大量種的植物,作為戰地海岸線的防禦用途,其纖維也可做成繩索、漁網、織布等民生用品。
下山後,我們到「假日小館」吃晚餐,點了臭豆腐、老酒蝦、炒時蔬和蛤仔湯。肚子餓什麼都能大快朵頤,這餐沒有特別的評價,但作為在馬祖的最後一餐,吃得是格外的珍惜。
由於連續幾日都沒看到日落,就沒打算特別去看了,但仍想用星砂作為旅程的終點。我們騎回芹壁村,坐在海岸旁等著八點的滅燈時刻。結果意外的,看到這幾天以來最漂亮的晚霞!
當晚的雲層非常美,橘黃色的天空慢慢轉為紫藍色,直到星空佈滿頭頂。有默契的,我們都覺得不需要再刻意去海裡尋找星砂了,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完整而美好的結尾。
心滿一足的回民宿後,和某位投緣的房客聊了起來。她的伴侶因為熱,兩人下午就回房間睡覺了,並驚訝地問我們「這麼熱,怎麼還可以玩到晚上十點?」,她似乎很想出去玩。
是呀,這四天都熱的快焦了,但感謝我的旅伴 aka 伴侶能同我熱血這麼多天,每天都玩的體力透支。很感謝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我們依然保有探索世界的熱情,擁有赤子之心。
馬祖是一個適合漫遊、放鬆斷電的地方,如有更多假期,真想多待個兩天啊!
5. 食衣住行列表
馬祖的住宿
訂房我都是在 Booking.com 解決,因為常用,現已是 Genius 3 等級,國內外的飯店和民宿常會有優惠價和或送早餐,有問題也能直接聯繫即時客服,是我在旅行時最愛用的平台。
這次挑的三間旅館都不錯,CP 值很高!最美的風景是人,特別推薦牛角海邊民宿,適合想要走深度文化之旅的旅者們,和老闆娘聊天可以瞭解到很多馬祖的趣事。
馬祖的交通
馬祖的風味餐廳和美食
馬祖的美食其實還有很多,因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每樣都吃,但基本都吃到了。想有效率地吃馬祖風味料理的人,很大的機率能也在飯店提供的餐飲中吃到,如馬祖牛角海邊民宿。
馬祖閩東美食的關鍵字,包含:老酒麵、老酒黃魚、老酒蝦、老酒蛋披薩、繼光餅、淡菜、海瓜子、佛手、海菜、蝦皮、魚麵、鼎邊糊、虫弟餅、金銀花、忍冬啤酒、陳年老酒。
金銀花,名忍冬,是馬祖的原生植物。本草綱目記載,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的功效。2004 年,芹壁村長在芹壁的山坡上廣植金銀花,曬乾後封裝成金銀花茶,熱沖、調製冰飲都很適合。
衣著與其他建議
夏季的馬祖非常熱,若要騎車得做好防曬,攜帶騎車用的防曬手套、防曬外套、帽子、防曬乳和曬後保養的蘆薈膠。基於安全考量,建議也準備導航手機架,看路更方便。
若喜歡文章,請花 1 秒點選廣告給予支持,再繼續往下閱讀 :^)
6. 結語
回台灣後,過了一週仍在回味著馬祖的一切。旅行總是特別認真的體驗,想念那放鬆的日子時,就倒一杯老酒小酌。雖不嗜好寫遊記,也算是將令我感動的片刻都記錄了下來。
據說,馬祖十二個月玩法都不同,有「1 起來,234 霧起時,456 藍眼淚,678 踩星砂,789 趕海去,9 燒塔趣,10 昇天祭,11 馬拉松,12 觀人文」之說,觀光發展也是越趨完善了呢。
世界之大,緣份難料,雖不知未來是否有機會能再回去,但那句「後會有期」早已烙印在心中。